文/钟美慧(课程发展部主任)
容许失败与挫折,
才能帮助孩子培养坚毅力。
在孩子面对逆境时,
以平常心看待并超越之。
某一次亲子营中六岁强强因沙雕做得不满意,一路闹情绪。五岁丫丫,在亲子默契大考验中,因为答对太少而哇哇大哭。少子化的世代,许多父母都是竭尽所能的保护孩子,然而,如何保护孩子又能培养孩子面对挫折的坚毅力,实是现代父母的一大挑战。
坚毅力(resilience)也有翻译为复原力,是指一个人的自我韧性,即面对困难与挫折时,仍能努力不懈、面对挑战,继续朝人生目标前进的能力。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,困难与挫折可说是人生的必经之路,当逆境来临时仍能迎向它,勇往直前,这样,离人生的目标就不远了。
陈美丽在27岁时,一场大火烧糊五官,出院后历经4年复健,动过5、60 次手术,全脸被钉过300多根订书针,为避免疤痕挛缩,嘴巴要用阔嘴器撑住、鼻孔要以原子笔塞住防止密合,那时,口水还会不受控制地直流。大火虽摧毁她的外观,却未消灭她对人生的希望,她陆续在阳光基金会、喜憨儿基金会担任要职,更让当时的喜憨儿烘焙屋转亏为盈,期间并完成大学、硕士学位,至今已是巡迥讲师。
有人说:"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面临逆境时,有人失去了信心,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。" 既然人生无法避免逆境与失败,要坚强走完人生旅程,并坚持心中梦想逐梦踏实,坚毅力是不可少的力量。
Maurice、Joarna、Annam与Shelagh研究指出:"儿童能显示强而有力的复原力,其儿童内在的复原力涵养包括:1.具备高自尊和肯定自我。2.本身的能力。 3.依靠自己生存、能思考、能独立。4.解决问题的能力。5.维持正确的看法。6.与其他人互相的影响。7.参与所有活动。" (陈姿伶、郭怡君、曾文志,2006)
从以上数据,可归纳出几点培养孩子坚毅力的建议:
建立孩子自尊力与自信力
研究指出孩子至少与一位双亲有安全的依附关系、家庭具有稳定性与凝聚力、提供温暖与支持的环境、并与家人有好的情感连结,都有助于孩子高自尊与自信的建立。当孩子能肯定自己,遇到困难挫折时,他们会努力越过,而不会轻言放弃自己。
用鼓励与陪伴,训练孩子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
幼儿从学走路开始到日后的学游泳、骑自行车、溜冰、学校课业……等,每一次的跌倒与失败,父母都应用正向态度给予鼓励,使其有勇气从失败挫折中站起来再出发。因丫丫的爸爸学会鼓励与陪伴,在自行车之旅中,丫丫第一次骑自行车却毫无畏惧,尽管连人带车跌进路旁的草丛中,她一声不吭爬起来继续往前。
帮助孩子学习凡事正向看待与回应
人生每一个境地都可用不同观点解读,有人看待挫折彷佛世界末日,甚至选择自杀。有人却能在逆境中处之泰然,甚至反败为胜。苏格拉底有句名言:"逆境是磨练人的最高学府。" 面对每一个逆境或失败,孩子若能乐观看待,当作学习的机会,不但能从失败中成长,更能从逆境中锻炼坚韧的品格。当然,因为生命影向生命,父母须先拥有正向思维。
尽早引导孩子找到生命的意义与目标
意义治疗大师弗兰克(Frankle)认为:"帮助一个人在最坏的情况中还能活下去的关键,是因为体认到自己的生命是有意义的"。若孩子能更早知道他的生命有使命等待他去完成,不论是失败或灾祸,他较能积极面对,因为还有更远大的目标等待他去追寻。
《小丑的眼泪》/彩虹爱家
谐星卓别林幼年因妈妈突然发病,被迫代替上台表演杂耍,他虽然害怕,却也使出浑身解数逗得观众哈哈大笑,这经验让他埋下回到舞台的梦想,即使跟着哥哥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,但凭着坚韧的意志力,终于成就心中梦想。
这绘本可以让孩子学习,逆境不是拦阻成功的绊脚石,只要心中永远带着希望,勇敢的克服困难,坚强的意志力就会激发出通往成功的动力。
雨果说:"苦难,经常是后娘,有时却也是慈母;困苦能孕育灵魂和精神的力量;灾难是傲骨的奶娘;祸患是豪杰的好母乳。"
无论是生命中无法掌控的逆境,或是成长路上的挫折与失败,都是让生命长大成熟的养分,如要培养孩子面对逆境的坚毅力,父母须先学习放手,容许孩子经历失败、挫折;甚至处于拮倨的环境, 以激发他们面对逆境的坚毅潜能。
文章出处:彩虹月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