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钟美慧(课程发展部主任)
当心中有愿景,
孩子才能有目标与动力往前行。
而帮助孩子勇敢作梦,
父母正是最大的关键人物!
“有时候走在路上看着天空、四周的建筑物、路上熙攘的人们,嘴角还是会想要往上扬。依然有一点不敢相信,我置身在我梦想这么多年的纽约了……”
这是女儿去纽约两周后的文章。看到这段话,我想起她去纽约前夕和我分享的话:“妈妈,我觉得自己很幸运,也很感恩,因为我心中的梦想都实现了!”
还记得女儿在小学时,在学校规定的作业“梦想小书”中,写了好多个梦想, 可能因为那些梦想的力量,在她成长的过程中,不论求学、交友、就业……凡事都按步就班、自我管理、不需要父母操心。可见让孩子早早在心中种下梦想的种子,对未来画出愿景,是何等重要!
愿景可说是对未来的期许与憧憬,也可说是未来心中想要实现的梦想。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这样勉励人民:“人因梦想而伟大。所有的大人物都是梦想家。”
的确,古今中外,有许多人皆因梦想的实现,而对世界做出伟大贡献。
面包大师吴宝春为了让妈妈过好日子,心里有一个愿景——成功。借由跨领域、勤奋的学习,终于让他在法国扬眉吐气,赢得世界面包冠军!现在,他正朝着更美的愿景——让台湾的烘焙有国际竞争能力,而努力。
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:“生命是一张弓,那弓的弦是梦想。”人如果没有梦想,就不会有成就。愿景有如航行时的灯塔,引导着人生的方向。更如汽车的引擎,驱动生命不断的往前行。
撒下梦想种子
要拓展孩子的生活经验,例如:多元的学习、广泛的阅读、跨文化的旅行等,都有助于孩子探索自己的与趣、能力,也在心中撒下的梦想种子,待有朝一日,将会发芽生长。
诱发梦想种子
有一则故事,“别让任何人偷走你的梦想”:美国某个小学的作文课上,老师请学生写的题目是:我的梦想。一个孩子很快地写下:希望将来能拥有一座占地十余公顷的庄园,在壮阔的土地上植满绿茵,庄园中有小木屋、烤肉区,及一座休闲旅馆,许多游客可以在此庄园享受。没想到文章被老师划了一个大大的红 X,并要求重写。孩子不肯妥协,那篇作文也就得到了一个 E。事隔三十年之后,这位老师带着一群小学生,到一处风景优美的度假胜地旅行,赫然发现庄园的主人,正是当年那位作文不及格的小学生,如今,他真的实现儿时的梦想。老师望着这位庄园的主人,不禁自责与懊悔:“三十年来,不知道用成绩改掉了多少学生的梦想。”
父母、师长能运用各种机会,引导孩子思考,表达自己的梦想或愿景是非常好的。但大人更需要以开放的态度聆听、接纳孩子每一个天马行空的梦想,或内心深处的愿望,以致于他们的梦想种子有机会发芽生长。
让梦想种子开花结果
梦想的阶梯,属于刻苦勤奋的人,而梦想的实现,也属于坚持梦想的人。有些人,会执着的朝着愿景的目标而努力。有些人,常对愿景抱持“不可能实现”的想法,以致只止于空想,轻易让梦想流逝,或一遇到困难便放弃。父母师长在孩子追求梦想的过程,若能扮演引导与陪伴的角色,适时提供资源与协助,在孩子遇到挫折时在一旁加油打气,都有助于孩子成为逐梦踏实的人,使梦想的种子有机会开花结果。
彩虹爱家幼儿生命教育“人与生命”课程,愿景力为其中重要的优质生命力。
绘本《布球男孩》/彩虹出版
故事内容:比利是一个很喜欢踢球的男孩,但是足球太贵了,比利找了一只大袜子,将衣服塞进袜子里做成布球,当成足球来踢。比利努力地练习踢球,在球赛中表现优异,长大后还代表巴西参加世界杯足球赛!
父母、老师可以通过这个故事,鼓励孩子去思考自己的梦想及人生的愿景。当然,要幼儿回答自己的人生愿景不容易,但若能开启幼儿对此问题的探索,就可以帮助他在成长的路上更多的自我探索、寻找生命的方向,并站在更高点上追求更长远的目标。
人生有梦最美。当许多青少年慨叹对自己没信心,对未来没盼望,对生命缺乏热情时,我们需要更多关注于孩子愿景力的培养,让孩子们在人生的路上,朝着心中的愿景,坚定的往前行。
文章出处:彩虹月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