验证中心登入
帮助中心
教养专栏

【品格力系列】培养孩子的惜物力

文/钟美慧(课程发展部主任)

珍惜与爱护环境的观念,
在生活中被建立起来时,
那么环境资源也能永续发展。


不可忽视的资源危机

“下雨”总会让人联想到麻烦、扫兴等不好的感觉,但是当各大水库水位低于警戒线时,人们多么渴望天气预报是“明天天气转为有雨”……。除了缺水的危机,目前全世界80%的能源供应,来自于煤、石油、天然气等石化燃料,专家估计石化燃料在40年之内将面临枯竭,能源危机正步步逼近。此外,联合国粮农组织(FAO)宣布,全球饥饿人口,已突破十亿大关,代表世界上每六人就有一人受饥饿之苦。

珍惜自然資源

造物者吩咐人类要“管理海里的鱼、空中的鸟、地上的牲畜和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。”所以,人类应是环境的管理者,而非拥有者或消费者。管理的意涵,包含用尊重与珍惜的态度,有智慧的运用资源以使其永续利用。

台湾水资源70%为农业用水,若农业能配合气候规划适宜的作物栽培制度,并改善灌溉系统与灌溉方法,将可使水资源有更妥善的运用。至于民生用水,就有赖全民节约用水,珍惜每一滴水。而鼓励更替省电家电、使用LED灯泡、随手关灯运动,改善大众运输交通以减少汽、机车使用等,都是有效的节能运动。

《浪费:全球粮食危机解密》作者特拉姆‧史都华从研究中发现,餐厅约有25%的食物遭浪费,而有24%到35%的学校餐点被丢进垃圾桶!而美国本土约有50%的食物,在烹调过程中,也被浪费了。目前许多国家已制定厨余回收法,从餐厅、旅馆、超市等事业机构开始回收厨余,大众对厨余回收的认知逐渐增加,亦促使业者有效运用。

在家庭中培养惜物力

自然资源的管理,除了从政策法案着手,教育更是不可忽视的一环,记得从小就读到“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谁知盘中飧,粒粒皆辛苦”及“一粥一饭,当思来之不易”等谚语,以致每次洗米时,不小心掉落的米粒我都会一一捡起。所以爱惜资源须从观念建立,而价值观的建立更需要从小开始。尤其家庭教育是不可忽略的一环,父母的身教更直接的影响孩子的态度。

因外子和我都看重环境保护,教导孩子自幼养成惜物的态度,无论他们的课外读物、玩具、自行车……等,他们都会好好爱惜,以致过了使用年龄,那些东西还可以完好如初的转送给他人使用,进一步建立孩子物尽其用的观念。他们自幼去餐厅用餐,不论自助式或点菜,我们会教孩子选取适量的食物,并把它吃完,不致增加餐厅的厨余。

这些在生活点滴中建立的“惜物”价值观,伴随着孩子长大,至今仍实践在他们生活中。有一次请儿子帮我洗菜,看到他将洗完的水倒入浴厕的水桶,准备用来冲马桶,心里倍感欣慰!

在生命教育中培养孩子惜物力

彩虹爱家生命教育协会,在幼儿生命教育中也培养孩子的“惜物力”,用绘本故事帮助孩子从幼儿开始学习爱惜资源。

《梦之谷》/彩虹爱家出版

故事描述小树想要找到梦之谷,正当筋疲力竭时遇到约克。约克鼓励小树,也伸出援手跟小树一起去寻找美丽的梦之谷。然而一场大雨造成洪水,破坏了以为已经实现的美梦。但他们并未因此放弃,反倒努力地植树、回收垃圾,让自己成为梦之谷的发源地。

还记得我带领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欣赏此绘本,并引导其思考如何爱借自己的家园时,许多孩子振振有词地发表看法,最感动的是当我最后问他们"要建立像梦之谷的小区是谁的责任呢?" 许多孩子大声回答"自己",我想爱护环境、珍惜资源的观念已刻印在他们心中了。

让自然资源成为人类永续的礼物

自然资源是造物者给人类的礼物,不论是美丽的大地、山川、河流与海洋,或是种类多不胜数的野生动植物,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。如何让这礼物完好如初的传承给后代,则有赖于每一个地球公民的努力。大至绿色产业的发展,小至消费者用绿色观点来选择商品,以及用珍惜资源的观点来消费,相信我们的下一代,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中,自然而然地就可以建立生活中的"惜物力"了。

文章出处:彩虹月刊